公司治理结构运行及模式
一、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基础
1、两权分离理论: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是治理结构问题产生的前提和过程。
2、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委托代理制。基本思想: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即代理理论中所指的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代理问题即如何使代理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建立起有关键所在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经营者为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解决代理问题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包括经营者收入年薪制、经营者股票期权制。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包括监事会对董事,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约束、经营者风险抵押金等;解决代理问题的市场约束机制包括:资本市场约束(如收购、接管)、经理市场约束(经理市场的竞争同时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在经理业绩不良时,现职绠有可能被内部或外部的优秀人员所替代)、产品市场(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经理的业绩,并进而对其产生约束)。
3、利益相关者理论:关于委托人概念的拓展公司是各种投入的组合,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他们也应当享有公司治理权。
二、公司治理结构运行
(一)股东大会被架空的事实及改进
1、股东权:包括生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资产受益权,股东凭借出资份额所享受的分红权;
剩余控制权:在契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活动决策权,选择经营者和重大决策权。
2、股东大会的权利:见《公司法》
3、股东大会运作:年会与临时股东大会;原则上由董事会负责召集;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制度:一股一票制(常用)、表决权限制、委托投票制、累积投票制;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做成会议记录,并由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名。
4、为什么会出现股东大会空壳化
|
英美模式 |
德日模式 |
中国模式 |
股权形式 |
分散化,小股东多 |
法人相互持股,股权集中 |
大股东,集中度高 |
原因 |
分散小股东缺乏参与意愿,每个人都想“搭便车”,即使小股东有参与,由于股份微薄,缺乏表决实力,对公司经营决策没有实际影响力。 |
法人间相互持股并不以经营者对股东更负责为要旨,而是旨在加强公司与公司、银行与公司间的长期合作。由此产生相互信任和凉解,而不是相互监督。 |
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少,绝大多数情况下股东大会的决议体现的是大股东的意志,众多小股东没有发言权。 |
5、改进办法:改进投票表决制度为委托投票制、累积投票制、现代通讯投票制度。
(二)怎样避免董事会成为经理手中的“橡皮图章”
1、董事权利:董事是以加入董事会、参加董事会议的方式行使法人财产权的,也是董事会的权限,是对公司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可分为(1)对内经营管理权,出席董事会对公司重大问题投票表示赞成或者反对的权利;(2)对外代表公司向阳花政府主管机关申请设立、修改章程、发行新股、发行公司债券,变更、合并以及解散等各项登记的权利。
2、董事类别:
◆执行董事:内部董事,作为董事同时又是本公司的一名执行人员;
◆非执行董事:外部董事。其它公司执行人员、社会各界专家(经济专家、财务专家、法律专家、技术专家等)、机构投资者。
◆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非执行董事。
◆被提名董事:代表董事。与有关委托人(如一个大股东或一个在公司内有重要投资的金融机构)订有代理合同,要为代表和促进他们的利益而尽责。
3、董事会职能与权责:决策与监督,详见《公司法》(战略决策、确定公司制度、选任经理)
4、董事会结构
◆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比例不同相应有四种不同结构
董事构成 |
适用对象 |
全部由执行董事构成 |
业主型企业,企业所有者控制企业具体经营管理,不存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在大型家族企业中,也有部分专家型非执行董事参与。日本企业董事会基本由执行人员构成。 |
多数由执行董事组成 |
英国公开上市公司的典型模式,是为了确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
多数由非执行董事组成 |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模式,但仍存在独立性问题,因为许多外部董事并不独立,分别代表某一方面利益。 |
双层董事会模式 |
德国董事会典型模式,许多欧共体国家也是。监督董事会全部由非执行董事组成,承担评价与监督职能;管理董事会全部由执行董事组成,承担经营决策职能。 |
◆董事会下设各种专门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由董事长、副董事长、总裁、执行副总裁以及某些重要经营管理部门总经理组成。负责对公司经营活动全面指导,掌握公司财务以外的各项重要决策,由董事长主持。
财务委员会:由董事长和几位董事组成,由主管财务副总裁主持,负责制定公司财务目标、筹资与投资决策以及公司盈利分配等事项。
其他:审计委员会:负责公司内部审计;任免委员会:负责高级经理人员的选任与解聘;报酬委员会:负责决定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薪金;提名委员会:负责候选董事提名;福利委员会、退休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等。
5、董事会为什么会演变成经理的“橡皮图章”?
现象:董事会会议形式化,经理提案通过率高;重大问题的决定权实际上掌握在最高经理手中;在最高经理人员和董事长任免问题上,最具决定权的是现任最高层经理人员,董事会和董事长的影响力均小于现任最高经理人。
原因: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把持董事会,经理对董事候选人提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董事的酬金等切身利益与经理控制密切相关;连锁董事现象使得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
解决办法:改变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专断现象;提高董事会独立性,提高董事责任心和个人素质。
(三)保持独立性是监事会有效动作的关键
监事会的权利来源于股东大会,是出资者所有权的延伸。监督会具有完全独立性,监事个人待命监督职权具有平等性。
监事会双重职能及相关权责(详见《公司法》)
监督职能:一是对董事、经理行为监督,二是会计监督,对公司财务会计的专业监督。
权责:对内监督权:业务执行监督权、会计审核权、停止违法块规行为的请求权、列席董事会会议权;对外代表权:在董事、经理块规无效时,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诉,向外聘请律师、会计师,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权限。
3、监事会模式与结构
模式 |
组成 |
职责 |
美国模式 |
内部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成员组成 |
保证对外公布财务资料真实可靠;保证企业内部监控与完整;监督企业文件、财务、道义、法律方面无违规;选择并审批企业外部审计员。 |
日本模式 |
独立监察人制度,法人股东与银行委派 |
不同监察人之间彼此独立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监察人与会计监察人彼此相互承担连带责任。 |
德国模式 |
双层董事会中的监督董事会,股东监事与雇员监事各半 |
代表股东利益监督管理董事会。决策与评价监督并存。主席具有两票表决权。 |
中国模式 |
股东代表和雇员代表组成,比例章程规定 |
监督功能基本失效 |
中国模式:监事会是会议体机构,各位监事无独立监督权;
功能失效原因:法律上缺乏监事会实施监督程序规定;中国企业大多处于转轨时期,监事会与党委会、职代会监督边界不清,缺乏合作;监事个人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缺陷。
建议:借鉴日本实行独任监事制;明确监事会工作程序,建立独任监事定期向监事会报告制度;明确独任监事职权,加强监督力度(业务执行监督权、会计审核权、停止违法违规行为请求权及诉讼权、人事弹劾建议权)。
(四)经理机构的激励与约束运作机构
1、经理职责:见《公司法》
2、经理聘任与解聘
经理素质要求:品质素质(事业心、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知识素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经济学与法律学知识)、能力素质(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身心素质(体力、智力、精力,良好的心理素质)
3、对经理的激励机制:报酬激励及精神激励机制,通过高薪和剩余分红来激励企业家经理,使其经营行为能最大限度地符合资本所有者的利益。
经理报酬:由薪金收入和剩余分红组成
C=Y+W(W=a*X)
Y:按劳分配的年固定薪金。由经营者市场供求状况、经营者机会成本大小、经营管理劳动复杂程度和风险程度、“高薪养廉”需要等因素决定。
A:管理者分红系数,决定于管理劳动对利润的边际贡献。由公司内生决定;由同行竞争决定,行业内部统一;由全社会竞争决定,决定于经营者劳动对利润的社会平均贡献。
X:企业所有者目标,即利润。三种选择:当年实际利润还是当年实际利润超过计划利润部分?利润总额还是利润与去年相比的增加额?也可以是资金利润率或销售利润率?
W:剩余分红,决定于A和X的选择。
以上年薪制促进了经理人的短期行为,许多企业又辅之股票期权制。
精神激励:授予一定荣誉、级别晋升、提高其社会地位经及由于社会地位提高而带来政治地位的提高。
4、经理约束机制:所有者约束、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约束、国家法律约束。
三、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1、外国模式借鉴
|
英美模式 |
德日模式 |
特点 |
股东主权型 |
共同治理型 |
社会经济基础背景 |
有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有反对金融势力聚集的传统。 |
股权与债权共同治理, |
融资结构与股权结构 |
企业融资结构中,以股权为主,资产负债率低;股权资本中,股份又是高度分散化;股东在公司治理上拥有控制权,但由于高度分散,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成为首要问题。 |
资产负债率高,一般在60%以上,主要债权人是银行,银行兼债权人与股东为一身;法人之间相互持股,共同治理模式演变成经营者控制模式后,为了加强对董事会和经理监督,日本公司设立独任监察人专司监督职能,德国则强调雇员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
主要框架 |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三者构成。 |
日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独任监察人四者组成; 德国:双层董事会制度,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督董事会,再由监事会公开招聘管理董事会。 |
董事会 |
大多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即是决策机构又是监督机构,设计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利用了证券市场作用。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委员会与财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
德国公司监事会具有经营决策与评价监督双重职能。监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同时拥有对理事会的人事权和评价监督权;监事会中股东监事与雇员监事各半。 |
对经理激励约束机制 |
体现在激励股票期权和收购接管机制 |
|
二种模式比较:(1)融资结构基础不同,从而形成股东主权型和共同治理型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理结构;(2)依托与控制机制不同,英美依托证券市场,控制机制是外部化为主,来自市场控制力度很大;德日股权和债权都高度集中,主要依托大股东、大债权人直接治理,所有权和债权对企业控制作用十分强劲,主要是内部人控制。(3)监督机制不同。股东主权型是通过外部董事来保证制衡与监督,董事会由外部董事组成及下设由外部董事组成的内部审计委员会;日本是设立专门独任监察人,德国是通过雇员参与监事会的办法。(4)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同。英美:经理股票期权是长期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收购接管是英美国家经理约束机制的重要部分,以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功能发挥主要依托证券市场作用;德日:大多表现为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主要业绩评价不是公司股票而是实际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主要体现为年薪制。
三点启示:
1、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不同融资结构导致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国公司的融资结构呈多样化特征,就不能追求统一模式。
2、不同融资结构源于不同经济制度基础,因此,在不同融资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公司治理模式春治理机制要依靠外部经济制度基础的作用。
3、任何公司治理模式都要考虑制衡机制建设。制衡机制包括监督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两个方面。
四、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研究:权变治理结构模式
中国融资结构多样化:
|
股本特点 |
建议模式 |
建议措施 |
第一类 |
资产负债率低,公司资产以股本为主,且国家股高度集中 |
股东主权型治理结构模式(负债率40%以下) |
股权分散化,并培育核心股东-国家股以外的自然人核心股东或法人核心股东,开创股权主体多元化局面;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完善董事会组成,提高董事经营决策素质,强化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监督机制;配套建立完善证券市场环境。 |
第二类 |
资产负债率高,公司资产以债务为主,股权资本主要集中于国家股 |
股权与债权共同治理模式(负债率60%以上) |
建立主银行制:建立企业与主要往来银行的信贷关系;资本参与,银行向企业持股;人事结合,向企业派遣董事使得通过信念信贷和持股建立起主银行制。 |
第三类 |
资产负债率适中,公司资产股本和债务各半,,且国家股高度集中 |
相机治理结构模式 |
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时,主要由股东控制企业,但当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债权人则进入企业治理结构;在股权与债权控制均失利,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危机直到工作工资不能得到保障时,工人作为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进入企业治理结构。 |